王学红:识别压力,平衡情绪,作心身管理大师

发表时间:2023-01-27 10:42
“这是陕西白河县病友送的,这是襄阳一位姓张的患者送的,这是居家10多年恢复出行的女病友送的……”在十堰市精神卫生中心心身医学病区,病区主任王学红指着墙上一面面鲜红的锦旗介绍着。锦旗上一行行“医术精湛”、“服务周到”等等字眼,彰显着王学红的沉稳、干练,也鼓舞着王学红精医信念更加坚定和执着。
图片

图片


心系患者 情如“素馨花”


“我们收治的病人除了有心理的疾病,也存在许多身体的问题,二者之间互相影响,久而久之病情相互迁延。”王学红介绍,“所以我们最先从患者心理疾患入手,打开患者的心结后再结合身体疾病同步治疗,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。”

临床工作中,王学红发现有许多莫名其妙的躯体疼痛的病人,经诊断发现皆为躯体化障碍患者,于是在这一方面着重研究,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,率先使用回心草、含羞草、岩谷伞等醒脑开窍、镇静安神的中草药物熏蒸、热敷、足浴等方法,费用低廉,效果明显。尤其一位夏天使用电热毯、省内外求医15年的患者,经过心身医学病区的综合治疗后,第一次在夏天穿上短袖,此事传播开来,上门求医的患者更是络绎不绝。

图片


在王学红的带动下,病区医生对每一位入院患者都会按照要求,制定一套系统的治疗方案,且不断优化,在药物治疗身体疾患的基础上,与病人勤沟通,赢得病人的理解和支持,让患者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,帮助他们对疾病本身有一定的认知,从而获取社会的关爱和理解。

图片

打造团队 勇当“山羊角”

2012年, 精神卫生中心根据疾病谱的变化决定组建心身医学病区,王学红被任命为病区主任。面对领导的信任和患者的期盼,王学红没有推诿,勇敢地面对全新的挑战。

为了尽快让病区进入正规,王学红进行专业细化,根据医生的专业特长分为内科、外科、心理科等,加大专业转化力度,以“临床特长+ 精神专业”的模式划分管床病人,深入挖掘其临床经验,促使专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。同时,王学红还将病区收治的常见病种,按照每位医生的兴趣和专业走向也加以划分,不断开展新技术,使其更加专业。

图片


在大家不懈努力下,病区培养出5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治疗师,病区实行半开放管理,病床周转率教以前大幅度提升,业务量有了长足增长。不仅如此,王学红也积极参与湖北医药学院第三临床学院的临床教学,承担临床见习任务,提高了精神卫生专业学生的临适应能力。

图片

精细管理 不为“含羞草”

在病区管理上,王学红敢于创新,坚持走规范化精细化之路,在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,加大督导检查力度,快速提升执行效能。组织成立核心考核小组,细化分组,责任到人,防范医患纠纷、差错的发生,并在月底公开通报当月工作情况,落实奖惩。

病区还增配了12导联心电图、心电监护仪、脑波治疗仪、血糖仪、吸痰器、中药透入治疗仪等监测、治疗设备,为更好的服务创造有利条件。

图片


针对住院病人多样化的特点,病区从基础设施及病区管理等方面都采用灵活多样、人性化的管理模式,采用半开放管理模式,设置了小病房、综合娱乐活动室,购进象棋、乒乓球、跳绳等多种活动器材,预计再开设VIP病房、扶贫病房和家庭病房,最大限度的满足多层次病人的住院治疗需求。

图片

服务社会 争做“岩谷伞”
在深化医疗改革中,王学红不满足于当前的成绩,他积极探索符合医院和科室发展的分级诊疗模式,致力于下沉基层,拓展精神卫生基层服务能力,使精神预防和中医服务的半径及空间不断有效延伸。

他说,服务社会就要扑下身子到基层去,要善于和兄弟医院相互交流,共同促进、发展和进步。

图片


为促进精神卫生资源直接有效地服务基层百姓,把心身健康知识广泛普及,王学红带领科室团队深入到社区、乡镇、二级医疗机构开展心身健康讲座和疾病筛查。“我父亲患有酒精依赖精神障碍,就是在王主任科室治疗好的。”在龚家湾社区,王女士高兴地说道。

如今,心身医学病区累积了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,成功救治过精神病合并白血病、妊娠、心衰、全身多处骨折术后,以及聋哑病人等危重复杂的病症,社会上拥有一定的知名度,深受大众赞誉。
分享到:
联系电话:(0719)8792997 急救电话:(0719)8792195 ICP备案:鄂ICP备10206754号
十堰市中医医院位于顾家岗丹江路1号,乘坐2路、9路、10路、12路、13路、25路、26路、59路于中医院站下车即到
会员登录
登录
其他帐号登录:
留言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