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医院概况
特色专科
就医指南
名医风采
寻医问药
科室介绍
网上问诊
医院简介
领导团队
国家级
省级
市级
就诊须知
预约挂号
伦理委员会
心身医学病区:关注教师心身健康,科学调理刻不容缓!
发表时间:2023-09-09 08:51
教师作为人类心灵的工程师,一直保持着无私、奉献、高洁的光辉形象,尊师重教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。然而,在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中,教师在接受着社会高期望的同时,由于出现职业价值得不到社会和大众的认同,以及酬劳不对等、工作压力大、身体疾病等等原因,造成教师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不断增加,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。
据十堰市中医医院(十堰市精神卫生中心)心身医学病区主治医师周鹏表示
,随着社会飞速发展,人们心理压力普遍增大,特别是整天要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们,需要较高强度的脑力劳动,对社会、对家长、对年轻一代的成长高度负责,每天都要进行带有情绪色彩的活动,体验情绪上的紧张和焦虑,使得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比其他人群更大。因为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,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,所以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。
那引发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那些呢?周鹏介绍,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,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压力因素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。
压力因素
01
工作因素
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,学生的学习成绩、学生安全问题以及各种复杂社会关系
的影响,再加上教师薪酬待遇、职称晋升等问题,都会给教师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,常常会感到负荷过载。
02
家庭因素
家庭因素包括夫妻关系、亲子关系、家庭经济压力、工作家庭冲突、家庭突发事件、子女教育问题等,也是造成教师心理健康的压力因素。
03
个人因素
每位教
师的认知方式和性格特点不同,就导致教师的信念和思维方式不一样,容易产生不同的人格类型,就出现过分在意形象、过分压抑或者克
制情绪、性情急躁等等现象,加之不善于表达或是错误的宣泄行为,容易出现无助、无望的心理状态。
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是一个系统工程,它离不开社会的理解和支持,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,但更重要的是教师个人要重视自身的心理保健。
怎样才能保障教师的心身健康呢?周鹏在这里推荐四个心理健康的调适策略,帮忙教师们进行自我调适。
心身健康的调理策略
01
主动排解不良情绪
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,人们对压抑自我情绪似乎给予更多的肯定,认为这是有修养的表现,所以面对负面情绪,许多人选择了压抑,控制情绪的宣泄,教师也会如此,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。
实践证明,这些被压抑的情绪不仅不会消失,反而会随着日积月累不断增强。
其实人无完人,要建立理性认知,对事情的分析判断保持客观的态度,要放弃
“
非黑即白
”
、
“
非此即彼
”
的刻板思维,寻找正性情绪,增强控制感,从而有效表达、调节与控制情绪。
02
培养健康生活情趣
教师工作辛苦,许多教师又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,往往会因为忙于追求而忽视了生活。
事实上,一个人的生活如果只是过分地追求满足某一方面的需要,而忽视其它,就会产生适应性的问题。
因此,要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,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,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。
其次,要相信事情总会发生改变,扩大生活圈子,不要禁锢在自己的小天地里,走出去汲取更多新鲜经验,不给压抑、自卑、守旧等不良心理发酵的机会。
03
建立和谐人际关系
拥有幸福和谐的家庭是每个人的愿望,幸福美满的家庭能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,能在个体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支持,缓减个体的心理压力。因此,教师在遇到问题或者
压力源不可能消除时,
不要一个人扛着,要学会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。可以
通过放松训练、休闲娱乐、培养幽默感等方式提高个体的灵活性,
交几个知心好友一起吃饭聚会、娱乐、旅行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,从中得到乐趣与心理支持,
最大程度、尽快减小压力的负面效应。
04
转变双赢思维解决问题
教师职业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,很容易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控制感,对生活失去信心。所以教师们要努力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,将所有压力进行合理的转换,
一旦出现问题先进行客观分析,权衡利弊后再做出决策,寻求可能解决的方法。在生活、学习、工作中保持
精神丰盈、精力充沛的状态
,善于把与同事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合作,把妒忌的心情转化为“比学赶超”的目标,这样
才能渐行渐远,拾级而上。
周鹏提示,
若实在无法解决出现的心理困扰,不能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,不妨大胆地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,帮助你寻找平凡生活中的快乐因子,自由的享受爱与被爱的温馨。
分享到:
联系电话:(0719)8792997 急救电话:(0719)8792195 ICP备案:
鄂ICP备2023022208号-1
十堰市中医医院位于顾家岗丹江路1号,乘坐2路、9路、10路、12路、13路、25路、26路、59路于中医院站下车即到
会员登录
登录
免费注册>
其他账号登录:
◆
我的资料
◆
客服一
◆
官方微信公众号
◆
留言
◆
查看网站
◆
回到顶部
◆